氨纶投资前景可期
发布时间:2013-11-20 新闻来源:一览化纤英才网
当前氨纶销售价格相比行业起步时已有明显下降,过去行业的快速扩能使得产品变得非常平民化,氨纶不再是高档服装的专有名词,各种服装面料都可以应用氨纶提升性能,同时也刺激了氨纶纤维的消费需求。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,氨纶行业单月产量增速一直保持在20%左右。今年氨纶新增产能下降,产量增速也随之下滑。从厂家库存可以看出,氨纶供给已发生本质变化。今年氨纶新增产能仅为1.6万吨,增速3%,未来两年行业产能平均增速也只有7%。行业已经进入供不应求状态,供需基本面彻底改观是行业淡季敢于提价的核心原因。
纺织服装出口方面,行业回暖也拉动氨纶需求。2013年春季广交会纺织服装出口成交额16.27亿美元,环比增长13.2%,结束了自2011年秋季广交会以来成交额环比增速持续下滑的局面,这预示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将继续回暖。业内人士还认为,未来国际棉花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低,而棉花收储改为补贴的预期有望拉低内棉价格,内外差缩小将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竞争力,进而利好氨纶需求。同时,在国内需求方面,氨纶主要添加在内衣、成衣等服装,2013年1~6月份纺织服装、服饰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2.3%。下游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,氨纶供给不会大幅提升,供不应求的格局将支持产品价格继续提升。
生产方面,目前全行业淡季满负荷开工,库存仅有15~20天,部分工厂仅有6~7天库存,接近历史最低水平。而未来产能释放到2015年前明确扩产的仅有不到3万吨(幅度6%左右),但需求继续维持15%以上,供需将更趋于紧张。其次,前段时间纺织业重地苏浙处于高温天气,政府对多地工业区施行限电政策,导致下游织造业开工率仍处于相对低位,下游需求增长有限,织造企业大都按需采购,维持库存低位,氨纶实际成交价格小幅跟进。尽管淡季需求不足暂时阻碍了氨纶价格上行,从氨纶的直接下游需求端来看,包纱、棉包等开工有所下滑;经编、花边开工基本维持;但是作为三大需求之一的圆机领域已有启动迹象,开工率明显上升。加之,氨纶生产主要原材料聚四亚甲基醚二醇(PTMEG)大幅扩产,原材料价格疲软下氨纶盈利将扩大。PTMEG约占氨纶生产成本的50%以上(单耗0.78吨),2013~2014年行业产能将扩大一倍以上,因此,预计PTMEG未来1~2年价格将趋势性走低,氨纶供不应求价格坚挺下预计盈利将扩大。 另外,今年“金九银十”期间纺织旺季需求将好于2012年同期水平,届时带来的氨纶旺盛需求将引发氨纶价格大幅上涨,实际成交价将和挂牌价同步上行,氨纶行业经历3年惨淡经营后终于迎来供需拐点。根据行业供需变化判断,许多证券分析师预测,本轮行业牛市行情至少可以延续到2014年。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